Blogtrottr
udn稅務法務
udn稅務法務:透過日常生活所發生的新聞與個案,為您解答稅務及法務疑慮,找尋稅務與法務最佳解決方案。
名家觀點/實價課稅 才能遏止投機
May 22nd 2013, 20:09

特種貨物及勞務稅,一般通稱為奢侈稅,到今年5月底為止,即將實施屆滿兩周年。奢侈稅自實施以來的成效,截至今年2月底為止,不動產課徵件數僅8,481件,稅收為46億元,遠低於實施當初所預估的70億元。儘管財政部長依然對於奢侈稅實施的必要性與其成效,給予高度的肯定,但朝野許多立委已積極提案,將在下會期中進行修法。

有立委認為,如果奢侈稅繼續實施,對特定地區的高房價並無打壓作用,只是讓其他地區的房地產交易停滯而已,故而建議仿造央行「控管特定區域之購屋及土地貸款」的方式,提案建議財政部僅鎖定特定地區實施奢侈稅,同時將兩年適用期限拉至三年;有立委則建議,非專營房地產的業者,若首次法定期限內出售不動產時,只需要補繳稅款,無需課以高額處罰;亦有立委建議,若能提供自住證明,且在持有期間內未曾出租或供營業者,應免徵奢侈稅;甚至還有立委建議,應對國產遊艇買賣免徵奢侈稅,以鼓勵國產遊艇業的發展。

我認為,奢侈稅根本不是解決全台到處竄行的不動產投機交易行為的良方,過去實施的成效也果然證明,該稅完全不能發揮抑制房價的作用,財政部應該正面面對錯誤才是。取代奢侈稅的配套措施,並能真正解決不動產課稅問題的良方,除前述央行實施金融管制手段以外,在於稅捐法制上要完全徹底地實踐「實價課稅」制度:對於不動產交易所得,應如曾巨威立委的主張,將房地產進行合一之計價,依納稅人實際取得的資本利得,進行所得的實價課稅;對於不動產的持有,則同樣將納稅人所擁有的不動產作合一的估價,進行不動產財產稅的實價課稅。除以上兩種實價課稅的途徑以外,其實別無他法可求。

奢侈稅對實務上不動產交易市場所發揮的效果,正確來講,應該是產生「通殺性」的效應,將所有一兩年內短期的不動產交易行為全面扼殺。實務上,真正會被課到奢侈稅的納稅義務人,應該都是些不太知道奢侈稅,又剛好有資金需求的不動產持有者,上述財政部實際收到的46億元稅收,吾人簡直可稱其為「笨蛋稅」。

但納稅人會當這種「笨蛋」,只會發生一次,不會發生第二次,也就是說,再笨的人都不會將自己名下所持有的不動產,在持有的這一兩年間將其出售。即便是房地產所有人有短期資金的需求,只要透過業者辦理二次抵押擔保借款,依然可取得所需資金。所以,吾人完全可以預估,奢侈稅在往後年度所能貢獻國庫的稅捐收入,必定會越來越少。

如果僅對特定區域實施奢侈稅,縱使將實施期限拉長,同樣不能壓抑該地區的房價,蓋因住在此區或擁有此區房地產的人,手頭根本不缺現金,就算有貸款壓力,在低利環境下只要付得起利息,或同樣透過二次抵押擔保借款,仍可順利取得所需資金,度過課徵奢侈稅所需期間,此區域的高房價對一般人而言,仍是遙不可及。

至於以自用為條件免徵奢侈稅,實務運作早就證明,所謂的自用住宅其實只能淪為形式審查,換言之,納稅人只要將戶籍遷入者就是自用住宅,反之則否。這種形式取勝的要件,根本不合實質的稅捐正義,也非常容易引起實務爭議。

(作者是成功大學法律系副教授)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wspok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