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udn台灣百寶鄉
udn台灣百寶鄉:精選各鄉鎮奇人新鮮事,讓你每天挖到寶,內容包括最鮮明的人物素描、最有趣的民情、耆老與古蹟典故,以及動植物群相等。
卓溪射耳祭 比賽「囍豬剁解」
Apr 26th 2013, 20:14

花蓮卓溪鄉布農族射耳祭昨開跑,首次舉辦囍豬剁解比賽,傳承族人傳統婚禮的習俗與技藝。
圖/卓溪鄉公所提供
花蓮縣卓溪鄉布農族射耳祭開跑,族人昨天齊聚卓溪國小比箭法,唱歌跳舞慶祝。今年祭典新增囍豬剁解比賽,傳承布農族傳統婚禮的習俗與技藝。

卓溪鄉長蘇正清說,射耳祭是布農族人為慶祝狩獵豐收,向祖靈稟告成果,並祈求來年豐收舉辦的祭典,是布農族年度重頭戲,「如同現代人過農曆新年一般,在外地的族人都回鄉參與。」祭儀中,布農族人會用獵物耳朵作為箭靶,讓孩童學習狩獵技巧,因此得名「射耳祭」。

卓溪鄉射耳祭登場,首次舉辦「囍豬剁解比賽」,剁解必須依順序下刀,骨肉擺放位置也有嚴格規定。鄉公所表示,布農族傳統婚禮中,豬隻如同漢族的聘金,女方收到豬後須宰殺、分解送給親朋好友,因傳統文化逐漸式微,期望藉比賽達到傳承目的。

鄉公所在晚會中以歌舞發表歷時1年半甄選、製作的鄉歌,請歌手王宏恩、紀曉君、秀蘭瑪雅及MATZKA樂團表演,為活動掀起高潮。鄉公所表示,射耳祭傳統祭儀將於今天上午舉辦,下午抓豬比賽,歡迎大家同樂。

花蓮卓溪鄉布農族射耳祭昨開跑,首次舉辦囍豬剁解比賽,傳承族人傳統婚禮的習俗與技藝。 / 圖/卓溪鄉公所提供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Thatcher's Tyrants - The Tanks, The Guns, The Christmas Cards.

特教學校成年禮 鐵道巡禮2公里
Apr 26th 2013, 20:14

苗栗特教學校高三學生,昨天上午以探訪三義舊山線鐵道的方式進行成年禮,師生進入一號隧道內探險。
記者胡蓬生/攝影
「那邊又有桐花!」國立苗栗特殊教育學校昨天為高三學生舉辦成年禮,55名學生上午由老師、志工及解說員帶領探訪三義舊山線鐵道,眾人沿鐵軌一路步行2公里到勝興火車站,沿途認識生態和鐵道文化,同時考驗體力,沿途美景讓學生頻頻驚呼,大家還「過山洞」探險,度過難忘的一天。

舊山線不但具有鐵道文化、古蹟特色,且沿線生態資源豐富,師生上午9點半開始踏上鐵道,分兩批走在已停駛的鐵路上,還帶手電筒穿越兩百多公尺長的一號隧道,花了一個半小時,終於抵達勝興火車站,通過成年禮的挑戰,並獲得校方頒發的證書,個個笑逐顏開。

苗栗特教學校校長劉福鎔表示,校方每年都會辦高三成年禮,今年安排走訪舊山線,除了讓孩子認識舊山線鐵道文化、印證課堂所學,也希望訓練大家腳力,讓學生知道成年後更要獨立自主,不應再讓父母、師長時時刻刻在旁叮囑。

師生昨天上午在舊山線旁的苗49線空地集合,隨後分兩批踏上鐵道,展開一上午的挑戰行程,導覽解說員一路介紹天蠶蛾、桐花雄蕊、雌蕊,沿路鐵道的枕木和號誌等設施,還有里程指標、鐵道曲率認識,讓師生、志工一行大開眼界,聽得津津有味。

鐵軌四周飄落的桐花,如雪花般美麗,吸引學生目光。
記者胡蓬生/攝影

兩百多公尺長的一號隧道,是三義往勝興站的第一個鐵路隧道,師生準備了手電筒入內探險,在帶有微光的隧道裡,學生還擔心「有沒有蛇?」增加不少探險氣氛。

「感覺不會很辛苦,滿好玩的!」雖然鐵道巡禮只有2公里,但大夥邊走邊學,上午11點終於抵達舊山線海拔最高的勝興火車站,學生通過挑戰,覺得很有收穫,中午大家還體驗擂茶,下午進行成年禮授證儀式。

苗栗特教學校高三學生,昨天上午以探訪三義舊山線鐵道的方式進行成年禮,師生進入一號隧道內探險。 / 記者胡蓬生/攝影鐵軌四周飄落的桐花,如雪花般美麗,吸引學生目光。 / 記者胡蓬生/攝影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Thatcher's Tyrants - The Tanks, The Guns, The Christmas Cards.

「討小海」60年 漁具要當傳家寶
Apr 26th 2013, 20:05

黃秀京用楠木木耙在海埔地耙取文蛤。
記者簡慧珍/攝影

彰化縣伸港鄉民黃秀京扛木耙、背竹簍,到海埔地捕撈海洋生物,木耙與竹簍用了60年,依然結實,她說要保存當傳家寶,讓子孫知道討海辛苦。

黃秀京說,會編織竹簍和打造木耙的師傅凋零,已經沒人會做,這些寶貝都是向鹿港師父買的,好用又耐用。

75歲的黃秀京不到20歲嫁到伸港鄉什股村,跟丈夫到海埔地靠木耙挖鬆海埔地的泥土,耙取野生文蛤、螃蟹「討小海」為生。

黃秀京說,討海人稱木耙為「蛤刈」,竹簍是「殼仔」,為了固定木耙的使力方向,討海人在腰間繫一塊長條木棍,綁住木耙以便前往推動,竹簍已被塑膠籃取代,蛤刈仍有人使用,現在的木頭都不好,很快腐朽,不像以前用楠木所製造的討海工具。

黃秀京又說,退潮後的海埔地生氣盎然,海溝與泥灘水坑魚兒活跳跳,還有很多海蝦、螃蟹,自從海埔地北邊興建台中火力發電廠,海沙往南漂,加上沒有人收購蚵殼磨石灰,海埔地泥灘浮起又堆滿蚵殼,海洋生物越來越少,討小海已經很難維生了。

黃秀京用楠木木耙在海埔地耙取文蛤。 / 記者簡慧珍/攝影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Thatcher's Tyrants - The Tanks, The Guns, The Christmas Card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wspok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