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瑞士大型銀行紛紛宣布裁員之際,以精密工程、手表、製藥為主的製造業卻呈現一片榮景,成為推動瑞士經濟領先歐洲各國的火車頭。 (彭博資訊) |
在瑞士媒體充斥大型銀行的裁員消息之際,製造業卻活力旺盛,成為推動瑞士經濟領先歐洲各國的火車頭。
過去五年來瑞士銀行(UBS)與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等主要銀行已裁員1萬人,但瑞士失業率卻降至3.1%,在歐洲十大經濟體中表現最佳,甚至比十年前還低,主因是人口800 萬的瑞士電子設備、飛機座椅、衛浴與製藥等產業增聘人手。
全球最大變頻器製造商艾波比(ABB)董事長馮恩博說:「大家認為精密工程、手表製造與製藥業規模不大,但在瑞士加起來也很可觀。銀行業被過度強調,民眾以為大型金融業占整體經濟規模很大,其實工業基礎才強大、重要。」
德勤(Deloitte)駐蘇黎世主管科赫說:「瑞士就像製造業的矽谷,由於瑞士的成本基準較高,若不是全球領導者或品質卓越者,瑞士製造業就無法生存。」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教授陳彼得(音譯)表示,瑞士除了水資源與美景外,天然資源並不豐富,製造業聚焦專精的知識經濟工業,才能與低成本國家競爭。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的全球競爭力報告,瑞士是全球人均工業生產最高的國家,也是最有競爭力的國家。德勤指出,瑞士工業生產自2005年來急速成長,反觀日本與德國等傳統製造業大國僅小幅成長,英國則出現下滑。
雖然瑞士法郎兌歐元持續升值、使得產品出口變貴,但飛機座椅的高品質工程技術,仍使業者可與新興國家的便宜產品競爭。
維持領先的壓力,也促使從製藥業者諾華(Novartis)到手表製造商Swatch等瑞士公司,在2012年全球專利申請中奪冠。聯邦理工學院等大學與重商的法規環境,也使IBM與Google等美國企業在瑞士設置研究中心。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Thatcher's Tyrants - The Tanks, The Guns, The Christmas Cards.